皖江经济带地下“宝贝”真不少 地热能量巨大亟待开发

新安晚报、安徽网记者昨天获悉,由国土资源部、安徽省合作的皖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正式出炉。报告显示,皖江经济带“家底”颇为丰厚,地下藏的“宝贝”不少,不过矿山环境以及沿江膨胀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在工程施工和城市建设中也需特别留意。

关键词:水土

天长-芜湖一带有珍稀矿泉水

矿泉水资源较丰富,以偏硅酸型、锶型和偏硅酸锶型为主,尤其是天长-芜湖一带赋存珍稀碳酸矿泉水。

调查报告显示,皖江经济带水资源丰富,地表水资源总量约480 亿立方米/年,水域面积5870 平方千米,主要包括长江及皖河、滁河、青弋江等一级支流和巢湖、龙感湖、升金湖等25 个湖泊。地下水资源总量约85 亿立方米/年,水质优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依据《地下水水质标准》分析测试的1277个浅层地下水点中,46%可作生活饮用,38%经过处理后可以饮用;深层地下水质总体优良,可作为城镇应急或后备水源地。区内矿泉水资源较丰富,以偏硅酸型、锶型和偏硅酸锶型为主,已查明的可开发利用量1.27 万吨/天,尤其是天长-芜湖一带赋存珍稀碳酸矿泉水。

皖江经济带土壤质量总体较好,受污染程度低,适宜种植绿色农产品的土地面积4.84 万平方千米,富硒土地达5204 平方千米,集中分布在合肥市庐江县、巢湖市、池州市、宣城市、芜湖市等地,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。

关键词:地热

可利用地热能量巨大亟待开发

目前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尚处于初期阶段,温室养殖和温泉旅游等产业将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
地热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“绿色能源宝库”,具有清洁、低碳、可再生和稳定、安全等特点,开发空间巨大。调查报告显示,安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约3.37 万亿立方米,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每年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2960 万吨,水热型地热资源每年可采热量折合标准煤149万吨。

皖江经济带水热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巢湖-含山-和县、金寨-霍山-舒城一带。目前开发利用的水热型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和县香泉、巢湖半汤、庐江东西汤池、潜山县天柱山温泉、岳西县汤池畈等,庐江汤池和巢湖半汤地热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。合肥于2011 年被评为“中国温泉之乡”,温泉地热水每年开采量达108万立方米,年经济产值3.7亿元。

据了解,包括华东冶金地勘局开发和承建的省城乡建设规划大厦、华冶新天地、华冶翡翠湾等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,均采用了地源空调。安徽名人馆、合肥大剧院等67 处工程已应用浅层地热能,总面积达382 万平方米,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。

当然,目前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尚处于初期阶段,亟待鼓励开发,温室养殖和温泉旅游等产业将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关键词:矿产

水泥用灰岩石储量居全国第一

硫铁矿和明矾石矿储量居全国第2位,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大。

皖江经济带拥有庐枞、马芜2 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铜陵、怀宁等6 个省级整装勘查区,累计探明铜金属量699万吨、铁矿石量32 亿吨、金金属量570吨、铅锌金属量350 万吨、水泥用灰岩131 亿吨、硫铁矿9.09 亿吨,金属矿产资源丰富。其中,水泥用灰岩储量居全国第1 位,硫铁矿和明矾石矿储量居全国第2位,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大。

此外,宣城茶亭铜矿普查初步估算铜金属量166 万吨,共生及伴生金金属量238 吨。东至县兆吉口地区新增铅锌金属量12 万吨(累计提交63 万吨),改变以往该地区以找金为主的局面。

关键词:问题

施工需关注岩溶塌陷和膨胀土

城镇和沿江港口、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,需高度关注存在的地质问题。

此次调查,也发现皖江经济带地质的一些问题。比如皖江经济带膨胀土、软土、沿江塌岸、岩溶塌陷、崩塌滑坡泥石流问题等较为突出。

初步查明膨胀土面积2.3 万平方千米,软土面积5380 平方千米,地面塌陷易发区面积4000 平方千米,崩滑流灾害易发区面积4.2 万平方千米。城镇和沿江港口、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,需高度关注这些地质问题。

对于城市来说,主要存在岩溶塌陷和膨胀土、软土地基稳定性问题,其中铜陵市重点是岩溶塌陷和采空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,安庆、芜湖、马鞍山市重点是软土和膨胀土地基稳定性问题,池州市重点是隐伏岩溶塌陷问题。合肥市主要存在膨胀土和局部软土地基稳定性问题,郯庐断裂带、桥头集-东关断裂对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也有重要影响。滁州和宣城市,主要存在隐伏岩溶和膨胀土地基稳定性问题。

此外,矿山地质环境境问题突出,采空和岩溶塌陷91 处,面积13 平方公里,矿山开采压占毁损土地资源241 平方公里。

发表评论

相关文章